2023.08.08
教育部第五屆「國家產學大師獎」邱上嘉教授獲獎簡介
教育部公布第五屆(111 年度)「國家產學大師獎」獲獎人,本校設計學研究所、建築與室內設計系邱上嘉特聘教授,以其從事文化資產修復人才培育及產業生態復育的產學合作成果獲獎,實屬不易。教育部為獎勵於專業實務應用研發或結果對產業具重要影響與貢獻,並對國家技職專業人才培育有其卓著貢獻,表揚並激勵教師從事產學合作及從事技術人才培育,足堪作為典範者,特別設立「國家產學大師獎」,且該獎項為終生榮譽。「國家產學大師獎」分「工程」、「電資」、「人文、設計、藝術」、「商管及民生」、「農業科學、生技及護理」5 領域,歷屆獲獎者分別有 3 至 4 位,且均為「工程」、「電資」、「農業科學、生技及護理」領域。本屆獲獎者則僅有 2 位,邱教授除了是本屆的獲獎人之一外,更是「國家產學大師獎」設立以來,第一位「人文、設計、藝術」領域的獲獎者。
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至今已 40 年,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的數量已超過 2,700 處;而政府每年投入的修復工程經費,單從政府採購網上的工程標案統計,已從 2015年的 10 億元,逐年成長至 2019 年的 50 億元,今年更有可能超過 60 億元,足見文化資產修復產業的快速成長及對專業修復人才的迫切需求。但文化資產的修復工作若缺乏技藝精湛的傳統工匠,勢將難以展現其該有的風華,亦無法達到保存及修復的目標。只是隨著傳統工匠的逐漸凋零,傳統師徒制的傳承模式不復存在,嚴重的技術斷層已是事實,此外傳統工匠的養成時間較長、缺乏工作保障,且長期的薪資不合理,不僅造成人才的流失,更難以吸引新血投入,也就遑論尊榮感的建立。
對於文化資產修復產業長久以來所面臨的困境,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自 2014 年成立後亦體認到培植文化資產人才的重要性,於是陸續有計畫地啟動相關產學合作計畫,希冀透過委託專業服務團隊協助推動傳統工匠人才的養成,以解決文化資產修復產業面臨的專業人力不足問題。本校邱上嘉特聘教授認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與其提供建言,不如實際投入這項工作,協助產業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邱教授一開始便提出,若欲解決文化資產修復產業所面臨的課題,必須從建構一完整的「產業生態系」著手,透過互補、共生,讓生態系的成員更為茁壯,方能有助於產業的長遠發展。
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大力支持及邱教授的規劃下,首先進行工匠核心能力的探討,以為各項標準擬訂的參考;後續並提出各類不同工種的職能基準及分級制度,除提供育才、選才、用才及推動傳統工匠專業證照的依據,以為全面啟動傳統技術人才培育的基礎外,並以嚴謹的國家考試規格協助辦理「傳統匠師」的專業能力測驗及審查。2018 年文化資產局在邱教授的建議下決定於文化資產園區規劃成立「文資傳匠工坊」,除了逐步依據各工種的職能基準,辦理培訓課程,培養具「職人精神」的工匠及辦理「傳統匠師」的資格審查外,更希冀成為培育具備傳統技術能力的文化資產修復工匠之國家基地。「文資傳匠工坊」自 2019 年 5 月 30 日成立至今(2022)年 9 月底,已累計辦理 19 門職能導向培訓課程,培訓包括大木、小木、土水、瓦作、鑿花、泥塑、剪黏、彩繪的傳統專業技術工匠。並配合法令規定,逐步健全「傳統匠師」資格審查制度,自 2018 年開始採用學、術科能力檢定方式至今已有 729 人次報名參與資格審查,且逐年成長,至今業已新增了 173 人次的「傳統匠師」,不僅為文化資產修復產業注入新血,更逐年提高了年輕「傳統匠師」的比例。此外,為落實教育扎根工作,讓傳統技術教育能與技職教育接軌,「文資傳匠工坊」利用暑期陸續辦理傳統技術研習課程,至今已辦理 10 梯次,培育 126 人次技職校院種籽師資,並且扣合「108 課綱」設計發展出共 80 組傳統技術教案。後續更以所發展的教案為基礎,辦理技職生的職涯探索課程,希冀透過體驗讓更多學生認識文化資產修復的傳統技術,進而投入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的領域。
邱教授曾任本校副校長,財團法人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副主任兼執行長,亦曾借調擔任嘉義市副市長、雲林縣副縣長。除長期擔任中央及地方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顧問團」顧問外,目前亦擔任東海大學董事、「建築教育認證執行委員會」召集人、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推動中心」雲嘉南分區召集人、環保署「環境教育」認證委員等重要工作。由於對傳統建築、文化資產修復產業的長期接觸及研究,及在各領域上的歷練,使其能透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的一系列產學合作計畫,包括職能基準的建立,規劃落實傳統修復工匠訓、考、用的制度,具體達成產官學研的合作關係。其對於文化資產修復產業生態系的建構,不僅是位先行者更是一位實踐者,亦真正體現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真諦。邱教授透過文化資產局「文資傳匠工坊」所展現的產學合作成果,除了對文化資產修復產業做出具體貢獻,提升了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更是一種文化扎根教育的創新,為國家技職專業人才的培育開啟一個新的可能性與願景。
Back +
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至今已 40 年,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的數量已超過 2,700 處;而政府每年投入的修復工程經費,單從政府採購網上的工程標案統計,已從 2015年的 10 億元,逐年成長至 2019 年的 50 億元,今年更有可能超過 60 億元,足見文化資產修復產業的快速成長及對專業修復人才的迫切需求。但文化資產的修復工作若缺乏技藝精湛的傳統工匠,勢將難以展現其該有的風華,亦無法達到保存及修復的目標。只是隨著傳統工匠的逐漸凋零,傳統師徒制的傳承模式不復存在,嚴重的技術斷層已是事實,此外傳統工匠的養成時間較長、缺乏工作保障,且長期的薪資不合理,不僅造成人才的流失,更難以吸引新血投入,也就遑論尊榮感的建立。
對於文化資產修復產業長久以來所面臨的困境,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自 2014 年成立後亦體認到培植文化資產人才的重要性,於是陸續有計畫地啟動相關產學合作計畫,希冀透過委託專業服務團隊協助推動傳統工匠人才的養成,以解決文化資產修復產業面臨的專業人力不足問題。本校邱上嘉特聘教授認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與其提供建言,不如實際投入這項工作,協助產業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邱教授一開始便提出,若欲解決文化資產修復產業所面臨的課題,必須從建構一完整的「產業生態系」著手,透過互補、共生,讓生態系的成員更為茁壯,方能有助於產業的長遠發展。
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大力支持及邱教授的規劃下,首先進行工匠核心能力的探討,以為各項標準擬訂的參考;後續並提出各類不同工種的職能基準及分級制度,除提供育才、選才、用才及推動傳統工匠專業證照的依據,以為全面啟動傳統技術人才培育的基礎外,並以嚴謹的國家考試規格協助辦理「傳統匠師」的專業能力測驗及審查。2018 年文化資產局在邱教授的建議下決定於文化資產園區規劃成立「文資傳匠工坊」,除了逐步依據各工種的職能基準,辦理培訓課程,培養具「職人精神」的工匠及辦理「傳統匠師」的資格審查外,更希冀成為培育具備傳統技術能力的文化資產修復工匠之國家基地。「文資傳匠工坊」自 2019 年 5 月 30 日成立至今(2022)年 9 月底,已累計辦理 19 門職能導向培訓課程,培訓包括大木、小木、土水、瓦作、鑿花、泥塑、剪黏、彩繪的傳統專業技術工匠。並配合法令規定,逐步健全「傳統匠師」資格審查制度,自 2018 年開始採用學、術科能力檢定方式至今已有 729 人次報名參與資格審查,且逐年成長,至今業已新增了 173 人次的「傳統匠師」,不僅為文化資產修復產業注入新血,更逐年提高了年輕「傳統匠師」的比例。此外,為落實教育扎根工作,讓傳統技術教育能與技職教育接軌,「文資傳匠工坊」利用暑期陸續辦理傳統技術研習課程,至今已辦理 10 梯次,培育 126 人次技職校院種籽師資,並且扣合「108 課綱」設計發展出共 80 組傳統技術教案。後續更以所發展的教案為基礎,辦理技職生的職涯探索課程,希冀透過體驗讓更多學生認識文化資產修復的傳統技術,進而投入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的領域。
邱教授曾任本校副校長,財團法人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副主任兼執行長,亦曾借調擔任嘉義市副市長、雲林縣副縣長。除長期擔任中央及地方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顧問團」顧問外,目前亦擔任東海大學董事、「建築教育認證執行委員會」召集人、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推動中心」雲嘉南分區召集人、環保署「環境教育」認證委員等重要工作。由於對傳統建築、文化資產修復產業的長期接觸及研究,及在各領域上的歷練,使其能透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的一系列產學合作計畫,包括職能基準的建立,規劃落實傳統修復工匠訓、考、用的制度,具體達成產官學研的合作關係。其對於文化資產修復產業生態系的建構,不僅是位先行者更是一位實踐者,亦真正體現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真諦。邱教授透過文化資產局「文資傳匠工坊」所展現的產學合作成果,除了對文化資產修復產業做出具體貢獻,提升了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更是一種文化扎根教育的創新,為國家技職專業人才的培育開啟一個新的可能性與願景。
雲林科技大學 設計學研究所 邱上嘉教授
土水作班第一期始業式
2022年文化部李永得部長古蹟日蒞臨指導
2020年向立法委員及文化部蕭宗煌政務次長簡介「文資傳匠工坊」的培訓情形
110年度技職師資傳統建築裝飾增能深度研習_成果展